Jessie老師的叮嚀---練琴要練什麼呢?
- jhmusicschool
- Oct 14, 2014
- 3 min read
每個禮拜的上課,老師課堂上的叮嚀,回到家,卻似懂非懂的不知道到底要怎麼練習…親愛的同學們,你們是不是有這樣的苦惱呢?
老師會希望學生回到家中可以依照上課所教,確實練習,家長也期待小孩可以自動自發的練琴,但是就像學校功課一樣,孩子在多數的狀況下,還是很需要陪伴的。或許,這也是為什麼會有「若想破壞親子關係,就讓孩子學琴。」這樣的一句玩笑話。其實,老師在每一堂課最後的時間一定都會告訴你們要練習的重點,但是到底要怎麼練習卻是一門學問喔!
老師提供一些小撇步,讓大家有個愉快又有效的練琴:每一個項目裡,分別針對了學生和家長提供一些配合的方法。
1. 擬訂固定的練琴時間
就像吃飯要定時定量,練琴也應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,放學回家了,爸爸媽媽都會希望孩子先把學校功課做好,練琴也應該如此規劃,低年級的孩子,學校裡沒有太多的作業,或許可以安排下午做功課,用碗飯做為休息的轉換,練琴就是休息過後再出發的功課啦!
一旦練琴的時間固定了,就算以後家長沒有這麼多時間陪伴,孩子也已經習慣這樣的安排了,當然,假日一家人可能會想要安排出遊,但是練琴應該還是要像對待學校作業一樣,還是要完成一定的練習。
2. 用「頭腦」練琴
練琴一開始,老師會規定練習次數,但若只是為了達到練習次數而沒有花心思,就像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,是無法進步的。
對於初學者來說,很多練習是重複、單調的訓練,對孩子來說,這樣的反覆練習可能會流於形式、'次數,而忘紀老師所提醒的重點,再每個重複、單調的練習過程中,老師一定還是會有希望學生可以做到的地方,請家長是時的提醒孩子,用「心」、「頭腦」練習,想想看,如果只是無意識的重複,練習過程中可能也就無意識的練到錯誤的姿勢、節奏、旋律‧‧‧等等,那將來更是要花更多的力氣來更正,與其如此,不如一次到位更好!
3. 想想練琴的重點
前面提到老師通常會再課程結束前再次提醒本周的練習重點,也會在聯絡簿上做紀錄,因此,每次練琴前先想想看老師問的問題,然後再開始彈奏,這樣一定會比起只達到老師要求的練習次數效果來得更好。
很多時候為了達到練習規定的時間,孩子可能會不斷的反複同一首曲子,但是這樣只是機械式的重複,卻不知道到底練到了什麼。一再反覆的練習過程,往往會進入一個無意識的狀態,大人會如此更和潰是小孩,每一次的反覆練習,開始之前想想老師所提到的重點必能事半功倍!
4. 專心的環境
練琴和讀書一樣,都要有一個專心、安靜的環境,一邊看電視一邊練琴是完全不可能成立的,匆匆忙忙的練琴也不是一個很好的練習狀況,除了固定時間的養成,固定的場所也是很重要的,如果樂器的擺放空間在客廳裡,可能就需要和爸爸、媽媽一起討論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時間,而不會占據家中成員的休閒時間,又可以讓你專心在客廳練習。
如果家長能參與孩子的練琴,一定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樂趣,音樂自然而然取代電視的聲音,音樂陶冶也就在這潛移默化中完成。
以上四點練琴小秘訣,希望能幫助孩子和家長,住大家在音樂中愉快練習。
同步發表於版主FB: MusicSchool JH
Comments